English

努力创建文明城市

1998-12-27 来源:光明日报 白润璋 我有话说

唐山是一座经历举世罕见大地震灾害之后,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崛起的新型城市。震后20多年来,唐山人民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拼搏,不仅建成了一座现代化新城,而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。面向新世纪,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,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把唐山建设成一流的文明城市,是时代赋予680万唐山人民的重大使命。

以弘扬抗震精神为核心,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,不断提高市民素质

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唐山抗震20周年、视察唐山的讲话中深刻指出: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,不可能生存和发展,就不可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。”江总书记在充分阐述了唐山抗震精神之后强调指出:“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抗震精神,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唐山。这种抗震精神不仅仅是唐山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深刻理解江总书记的论述,我们认识到,唐山抗震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,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、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机融合,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最为生动具体的教材。

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中,把弘扬抗震精神、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中心环节,着力进行抗震精神的再教育,提高市民素质,培养良好精神风貌。一是通过抗震精神再教育,强化了人们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。经历大地震灾害的唐山人民,对党、对祖国、对全国军民抱有由衷的感激之情和热爱之心。为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为理性的认知,我们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经常对震前震后唐山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对比,使大家充分认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,从而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、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决心和信心。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经常追忆抗震救灾斗争史,使大家充分认识到,唐山震后的建设和发展,饱含着党的关怀和全国军民的支援,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”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,从而激发了全市人民对党、对社会主义、对全国军民的真挚情感。近年来,在全国抗震救灾、抗洪救灾、希望工程、扶贫攻坚等捐助活动中,唐山人民总是以“真诚奉献、回报亲人”的真情实感,率先捐献。二是通过抗震精神再教育,光大了拼搏奋进、艰苦创业的思想作风。在那场举世罕见的抗震救灾斗争中,唐山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,恢复生产、重建家园,表现了可贵的拼搏精神。在进行抗震精神再教育中,我们着力引导干部群众发扬不怕困难、不怕挫折的精神,激励全市人民自强不息、知难而进、奋力拼搏,推动唐山各项建设事业在克服重重困难中不断取得新的发展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各方面困难的压力,唐山人民凭着百折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把压力变动力,视困难为机遇,奋力拼搏,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。三是通过抗震精神再教育,进一步培养形成共产主义、社会主义道德风尚。先公后私、先人后己、无私奉献,是抗震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。为光大这种精神,从1990年起,我市坚持不懈地开展了“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”活动。从群众中选,让群众学,以选促普及,以学促提高。

以“建设更繁荣更美好新唐山”为目标,不断提升城市品位,塑造一流城市形象

城市形象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,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。只有不断加强城市形象建设,才能实现建设更繁荣、更美好新唐山的目标。

我们结合唐山实际,贯彻中央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部署,把创“三优”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。一是创造优美环境。站在促进扩大对外开放、创造良好生活环境、推动唐山跨世纪发展的高度,贯彻宽思路、远眼光、大手笔、建精品、顺民心的原则,全面推进城市形象建设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,取得了可喜成绩,城市道路绿化、沿山河绿化、大型绿地建设、厂区和居民区绿化都有了突破性进展,正朝着园林式城市目标迈进;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扎实起步,城市标志性建筑、街景、广场、雕塑交相呼应,城市亮化水平不断提高,增添了城市的现代化气息;“治污水、治烟尘、治噪声、治垃圾”的四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,城市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高;企业、行业、机关形象建设扎实推进,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形象的全面提高。二是创建优良秩序。按照“党委领导,部门负责,群众参与,齐抓共管”的工作思路,积极推进创优良秩序活动。通过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深入开展普法教育,设立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基金等,形成了优良的治安秩序;惩治各种违法违章行为,整顿集贸市场经营秩序,开展扫黄打非、净化文化市场,建立了优良的市场秩序;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和交通管理,建设了交通自动遥控监督系统,促使城市交通秩序的好转。三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。坚持以建设文明窗口为切入点,组织各行各业开展了创优质服务活动。在普遍推进语言、仪表、行为、服务、环境五种基本规范的基础上,组织开展行业夺杯、窗口创星的竞赛活动,推行服务承诺,加强社会监督,促进了窗口单位服务水平的提高。

着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,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

创建文明城市,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,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必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做到协调联动,全面推进。一是健全指挥调度机制。市委、市政府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,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大战线。各级党委、政府,各行业、企事业单位逐级建立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,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,党政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,形成了领导抓、抓领导的工作指挥调度机制。二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。市、县两级分别与直属单位签订了“五定”(定目标、定标准、定责任单位、定责任人、定奖惩)责任状,逐步建立分工明确、内容科学、管理先进的目标责任制度。制定考核办法,把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的好坏与领导干部的使用挂钩,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。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。探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、社会投入为辅、积极引导外资的多元化融资投入机制。四是探索强化依法管理机制。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靠教育,也要靠法制。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,我市先后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13部,逐步把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,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,加大了执法力度,保障了创建活动的依法推进。

(作者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